2007年10月6日 星期六

拜訪校園的中杜鵑







校園的藝能館中庭突飛來一隻筒鳥,被舞蹈般的周組長發現,一開始她以為是鴿子,所以不太留意牠,幾天之後,他愈看愈奇怪,所以通知我前去觀看,看了之後,原來是隻筒鳥,又名中杜鵑,在台灣是普遍的夏候鳥,主要棲息在平地至丘陵的林緣中上層。牠本身不築巢,不育雛,托卵於其他鶯亞科(如灰頭鷦鶯、褐頭鷦鶯)等小型鳥類的巢中。
中杜鵑出現時間約在暮春三月,杜甫詩云:「杜鵑暮春至,哀哀叫其間」。杜鵑在暮春三月出現,正是百花凋零之際,讓多愁善感的詩人聯想到杜鵑悲鳴是催促春天離去,而產生青春一去不回的感嘆。
中杜鵑的鳴聲略似「布穀..布穀」,所以又被稱為「布穀鳥」。<本草綱目>等古籍亦形容杜鵑的鳴聲狀若「不如歸去」,因此牠又被視為鄉愁的象徵。由於牠口舌鮮紅,啼聲哀怨且連綿不絕,古人甚至認為牠會哀啼到血流不止,如<埤雅>就說:「杜鵑苦啼,啼血不止」。據說杜鵑啼血時,染紅了樹下花草,「杜鵑花」一名即由此而來。(本文參考唐詩鳥類圖鑑編寫)
PS:將該鳥託人送醫檢查後,翅膀有處小骨折,細心照護應無大礙。

2 則留言:

tyhshcy 提到...

小時候唱過布穀..布穀這首歌,但沒真正看過布穀鳥....原來就是杜鵑,這一天鄧主任為了照護這隻意外的訪客特別去買了一包美食(不知名的小蟲)但牠大概是因為受傷又流落異地心情有些鬱卒就是不張口吃...只見鄧主任很有耐心像個鳥爸爸似的苦口婆心的勸牠吃..一次次看著小蟲從嘴裡掉下來又一次次揀起來誘牠張口, 就如同人類一樣,生病了要補充足夠營養才有體力對抗啊!視鳥如親....對生命的尊重真的很令人感動...六點時大家都下班走光了...還不放棄餵食,我在一旁聽到了主任很溫柔的對著布穀鳥說:趕快吃啊!吃完我就要下班了呢.......真是超有愛心的, 特別留言記錄此一事件讓大家也感動一下囉^_^

byron 提到...

就當作自己家小孩在照顧
今日下午黃昏上半屏山
也救了十幾隻的綠繡眼
回家後心情真是快樂得不得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