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5月23日 星期三

台灣爺蟬


夏季是蟬類活動鳴唱的季節,每年的五月中至八月間,在台灣中南部低海拔,具天然或次生林少干擾之闊葉林山區,有一種俗稱「狐狸蟬」,真正的名字是台灣爺蟬(Formotosena seebohmi),是台灣最大型的蟬,除翅脈紅褐色外,全身幾近黑色,可說是蟬中的黑美人。
台灣爺蟬最令人欣賞的地方,是在其中胸背板有一青藍色大斑紋,內含一對黑色眼眶般橢圓黑色斑點,有如骷髏頭,整個輪廓又像一個狐狸頭的飾紋,這是被稱為「狐狸蟬」的原因。就因這特殊的長相,卻惹來殺身之禍,常被捕捉製成標本或商品;而低海拔山區的開發,造成棲地的被破壞,也是加速其滅絕之主因,因此被農委會列為保育類昆蟲。
近日媒體大肆報導美國有十七年蟬,而身為台灣的子民,是否知道台灣也有這麼特殊的「狐狸蟬」呢?

2007年5月18日 星期五

校園的外來客--黑領椋鳥


校園的五色鳥又在老地方築巢育雛,而旁邊的一棵菩提樹正結滿果子,提供了充足的食物,真佩服他們很會選地方,且很會算時間。這棵菩提樹雖位處車水馬龍的路上,但卻吸引不少的鳥類前來覓食,只是他們對人類仍保持警戒心,只見他們從對面眷村樹上飛至菩提樹上,快速地吃了幾口後,又馬上飛離。
在菩提樹上覓食的鳥兒裡,除白頭翁、綠繡眼、五色鳥外,發現一隻背部黑色,頭、腹面白色,有黑色頸圈,眼周圍有皺皺的黃皮膚,經查閱資料比對後,是一隻外來種鳥類—黑領椋鳥,連同前些日子在校園蘋婆樹上發現的菲律賓椋鳥,及常在校園草地上覓食的家八哥及白尾八哥,左中已記錄到四種外來的椋鳥,這些外來鳥種正壓縮原生鳥類的生活空間及食物來源,以供給自己生長及繁衍所需,在台灣土生土長的「八哥」就是受害者,最近幾年已很少看到成群的台灣八哥覓食的景象。

2007年5月8日 星期二

雨中即景--大冠鷲











趁著假日,獨自到附近的郊山走走,適逢鋒面過境,也為久未下雨的南台灣,帶來了水氣,在雨水的滋潤下,山上的草木是一片翠綠,個個顯得生機盎然,群鳥們也趁著涼爽的天氣,佇立在枝頭上休息,常在空中遨翔的大冠鷲,竟然矗立在你眼前濕潤的枝頭上,身上則尚留著小小的雨滴,剎那間,被此情景所感動,竟忘了拿相機拍牠,而牠也毫不在意有個陌生人正看著牠,待我要為牠留下美麗的倩影,她也蠻合的甩頭.張望,讓妳拍個夠,然後振翅高飛.鳥兒,真是人類的好朋友,不過,在賞鳥時,要記得保持距離,因為有距離才有美感.

2007年5月1日 星期二

生命的淬練--- 黃眉黃鶲


春秋兩季是許多候鳥遷徙的季節,秋季時,候鳥們為躲避北方寒冷的天氣,紛紛向南遷徙,春天來了,為了繁衍下一代,則紛紛北返繁殖地.遷徙的過程看似充滿危機,其實也為該族群淘汰掉老弱殘兵,留下身強體壯者, 進而讓其族群不斷地繁衍下去,

出現在台南海岸防風林的黃眉黃鶲, 身長僅14公分, 很難想像他是如何飛越遼闊的大海?看他腹部鮮豔的橙黃色,也不像是歷盡滄桑飛到台灣來的,也令人聯想到,似乎遷徙的候鳥都很漂亮這是否告誡著我們,任何人都要經過生命的考驗與難關,才能讓自己的生命發光.